對于地區創新路徑選擇這一熱點問題,本文從新技術與地區原有技術之間相關性的視角進行了探索。本文根據相對技術密度區分了相關技術多樣化與不相關技術多樣化,從理論上解釋了一個地區為什麼一定要進行技術多樣化,以及如何在不同發展時期選擇技術多樣化路徑。随着地區經濟發展,地區技術構成逐漸從少數技術高度集聚向多類技術集群共存演變。對于中低收入地區,如果局限于相關技術領域,該地區就進入了創新“舒适區”;不相關技術多樣化較少依賴于該地區原有技術,但更能促進地區經濟增長,有助于走出創新“舒适區”。本文基于中國1985—2015年發明專利數據,實證發現:地區技術密度決定了技術多樣化的可能性,一項新技術與該地區原有技術聯系越強,該新技術發生多樣化的可能性越高;不相關技術的多樣化對地區經濟增長率影響系數顯著大于相關技術的多樣化;處于中等收入區間的地區更傾向于進行不相關技術的多樣化,走出創新“舒适區”。本文的政策含義是,處于特定發展階段的地區要積極引導、幫助和資助企業在基礎較弱的、有突破性的技術領域開展研發活動;有選擇地吸引新技術、新産業投資;建設不同技術領域的交流平台,充分降低知識溢出成本,為知識溢出營造良好的環境。
《中國工業經濟》202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