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随着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了全面提升的新階段。
近期,《群衆》雜志刊發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院長、南京大學長江産經研究院宏觀研究首席專家沈坤榮的文章,他認為,各地加快實施的過程中,需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使長三角成為全國經濟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樣闆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引領區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區,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長三角一體化是高質量發展的内在要求
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是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人力資本、創新和企業家精神。地區之間進行分工和貿易,可以在一個大國内部獲得巨大的規模經濟紅利。因此,需要通過城市、地區間的資源再配置,充分利用大城市對于經濟增長的引領帶動作用,從而提高國家競争力。
從全球站位來看,區域合作是大勢所趨,城市群已成為世界經濟重心轉移的重要承載體,決定着未來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格局。
對比全球發達國家及地區的城鎮化進程發現,随着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數量不斷增多,需要将城市與城市、城市與鄉鎮聯系起來,形成城市集群,推動城市群内部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分工,使之成為發展質量和效益最高的地區。
世界級城市群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國際化視野與創新功能區兼備的核心城市,網絡化的基礎設施體系,以及統一的區域治理機制。
從區域發展來看,經濟地理和集聚效應仍然是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決定性因素,區域經濟轉型發展、創新發展離不開城市群的建設。
創新發展上,人力資本積累引發知識溢出,而人才向城市集中,使城市群成為創新的空間載體。
協調發展上,運輸網絡加快了知識和信息的傳導,非中心城市通過有效利用中心城市的正向外部性實現協同增長。
綠色發展上,城市群建設的一個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和完善共建共享的區域環境治理機制,保護好綠水青山。
開放發展上,城市群建設有利于内部資源配置的優化,區域統一市場的形成,以及規模效應的發揮。
共享發展上,高水平城市群建設将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推進農村剩餘勞動力順利轉移,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從長三角自身來看,區域一體化是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内在要求。伴随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變化,長三角地區的發展模式開始從總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空間的優化布局和要素集聚的作用更加突出,需要通過區域一體化發展構建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産業體系。
此外,長三角是我國對内對外開放兩個扇面的關鍵樞紐,肩負着對内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對外參與全球合作競争的雙重任務。
因此,要以一體化的創新突破優化長三角地區的空間布局,更好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并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以示範區建設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
長三角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緊密相連,在協調合作機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能源保障安全方面應該先行一步,需要參照國際标準,同時吸收借鑒國内先進合作區的建設經驗,在江浙滬交界處的江蘇蘇州吳江、浙江嘉興嘉善和上海青浦地區設立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探索實施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
對标國際一流,高起點規劃設計。對标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等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率先在規劃管理、土地管理、投資管理、要素流動、财稅分享、公共服務政策等方面探索實施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以更高起點、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建設。
加強省級統籌,編制示範區集體行動綱領,明确示範區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要把高質量發展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在提高示範區經濟密度、提高投入産出效率上下功夫,在提升配置全球資源能力上下功夫,在增強創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
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落實示範區主體責任,抽調相關專業人才組建示範區管理機構,鼓勵先行先試,及時推廣成功經驗。
通過制度設計形成各方利益共享機制與競争協調機制,統一工作标準,特别是環境治理标準、城市管理标準、社會保障标準。強化改革舉措的集中落實、率先突破、系統集成,推動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社會治理一體化發展。
與自貿試驗區新片區相互配合,充分發揮政策疊加優勢。自貿試驗區新片區要對标國際最高标準、最好水平,進行差别化探索并形成獨特的制度成果,其需要的改革力度、開放力度會超乎尋常。
要做好與自貿試驗區新片區的對接工作,使之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共同推動資源整合、功能互補、産業協同、政策聯動,共同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和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建立世界級人才集聚高地。根據一體化示範區的功能定位,以規劃、産業、市場吸引人才,實現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人才的優化配置。
加強各類創新創業服務平台、知識産權交易平台等創新創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營造有利于創新的低成本創業環境,使人才“使上勁”,技術與知識“用得上”。
健全生活服務設施,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大力推進公租房、廉租房建設,讓各類人才真正“留得住”。
長三角一體化與高質量發展的江蘇定位與路徑選擇
長三角地區優勢互補、文化相通,面對新的戰略機遇,江蘇要找準定位,優化路徑,積極作為,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揚實體經濟之長,加快完善交通體系。充分利用揚子江城市群制造業發展優勢,依托上海這個全球創新中心,着力提升揚子江城市群二次開發和技術孵化能力,提升沿海經濟帶新興技術的産業化能力,推動揚子江城市群産業升級和沿海經濟帶形成若幹個産業集群,建成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端制造業基地。
充分發揮江蘇沿海空間廣闊的優勢和揚子江城市群人口的規模優勢,大力發展面向高端消費人群的金融、文創、旅遊等先進服務業,實現高端制造業與先進服務業協同發展。交通“短闆”已成為江蘇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制約,需要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特别是鐵路建設、航空建設、過江通道建設,率先實現省内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堅持協同發力,加強規劃對接。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規劃,明确空間發展目标和發展策略,以空間協同促進要素合理布局、有序流動,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
第一,立足長三角整體發展和長遠利益,深入推進各類規劃充分對接,注重資源整合與功能布局互動,形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空間格局。
第二,深化完善決策層、協調層和執行層“三級運作”合作機制,探索合署辦公新模式、新路徑,狠抓規劃落實落細,争取每年都有實質性突破。
第三,建立常态長效的長三角協調機制,覆蓋區域戰略統籌、區域合作、區際利益補償等方面,強調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提升專題合作質量,打造高水平合作成果。《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共覆蓋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環保、信用、社保、金融、涉外服務、城市合作、産業、食品安全12個重點合作專題。
要突出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推動長三角專題合作向縱深拓展,打造一批具有示範作用的高水平合作成果。要以打通省際斷頭路為切入點加強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
以5G先試先用為切入點加強通信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以共建G60科創走廊為切入點加強政策擴散一體化建設,以推進工業互聯網平台集群聯動為切入點加強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以實施環保領域信用聯合獎懲制度為切入點加強社會治理一體化建設。
轉自:《群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