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國經濟2021新年論壇暨首屆重大課題首席專家論壇”在南京大學舉行。論壇由南京大學經濟學院、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學北京朗姿韓亞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聯合主辦,來自全國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約50人與會。
論壇以“新發展格局中的中國與世界經濟”為主題,旨在基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課題研究成果,搭建專家團隊、研究資源交流對話的平台和紐帶,共同碰撞思想、深研學理,為國家“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構建學術研究向智庫成果轉化的機制,促進理論研究與現實問題良性結合,為促進知識溢出及擴大研究成果的社會影響探索新途徑。
會議開幕式由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鄭江淮主持。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主任許益軍在緻辭中表示,随着經濟全球化深入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必然選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争新優勢的戰略抉擇。面對“兩個大局”交織、“兩個百年”交彙、“兩個五年規劃”交接的新形勢,迫切需要有堪當大任的高水平智庫和專家團隊,以“理論之思”回答“時代之問”“實踐之問”。本次會議彙聚全國知名專家學者深入探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系列重大課題,充分體現了我們社科理論工作者立時代潮頭、為人民立言、為時代發聲的使命擔當和理論自覺。
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院長安同良向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并向與會嘉賓介紹了南京大學經濟學科的“四個一”特點:一支以洪銀興書記、劉志彪教授為帶頭人的教師隊伍,一套精密科學的課程體系,一支以馬克思主義精神為指導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隊伍,一套把科學研究轉化為實踐的機制。
主旨演講環節,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洪銀興、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安徽大學黨委副書記陳詩一、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範從來、南京大學經濟增長研究院院長沈坤榮分别發表題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中國經濟全球化:從客場走向主場》、《經濟收斂與環境失衡》、《共生共榮推動金融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百年變局下的中國經濟增長》的主旨演講。
洪銀興教授從政治經濟學視角分析了新發展格局。他指出,國民經濟循環是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個再生産環節共同作用的結果,進入新時代,面對全球化的新變局,以外循環為主體轉向以内循環為主體,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部分外向度高的地區轉向以國内循環為主體,二是産業鍊循環由外轉内。轉向以内循環為主體,需要把擴大内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擴大内需需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體系,供給側發力要推進産業鍊現代化,其基本路徑是圍繞産業鍊部署創新鍊,促進産業鍊與創新鍊深度融合。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涉及我國的開放型經濟的戰略性變化。新時代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同時也是基于資源禀賦的勞動和資源的比較優勢終結的過程,需要在創新驅動基礎上培育核心技術的競争性優勢,這就要求傳統的出口導向型開放模式轉向内需型開放模式,着力點在于發展以創新為導向的開放型經濟。
劉志彪院長探讨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經濟全球化問題。他表示,過去40多年中國經濟發展格局也是雙循環形态,不過這種雙循環對中國來說是客場全球化,其特征是兩頭在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進大出。而現在主客觀條件都不允許繼續實施這一戰略,全球而言很難容下中國這一超級能力提供者,國内而言趕超條件發生重大變化。主場全球化使内需成為實現新一輪全球化的戰略工具、資源和手段,而實施主場全球化戰略的基本前提,是假設國内形成了強大的内需或全國統一市場。主場全球化下,中國市場就是全球市場,中國既是世界供給中心又是需求或市場中心,中國企業将逐步成為全球價值鍊的“鍊主”,要首先培育出市場驅動型GVC的“鍊主”,在國内超大規模市場的引導下,大力發展自主創新經濟,最終實現“技術或供給驅動型的GVC鍊主”。他最後強調,加速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對内開放促統一市場建設。
陳詩一教授以西部大開發戰略為例分析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與環境失衡之間的矛盾。他認為,西部大開發戰略很好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有效彌合了地區間經濟發展數量差距,但是也增加了西部地區環境污染,拉大了經濟發展質量鴻溝。這啟示我們傳統的區域發展政策容易引發地區經濟收斂與環境失衡的矛盾,無法兼顧經濟增長與環境改善的雙赢模式,也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标相矛盾。我國進入“十四五”新發展階段,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均衡發展與綠色發展相統一,避免傳統隻重視經濟增長而忽視環境保護所導緻的經濟收斂與環境失衡矛盾。未來西部大開發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發展政策的謀篇布局和設計優化必須自嵌更為嚴格的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基本模塊,才能更好地繪制航線以免走彎路從而徑直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範從來教授認為,金融與實體經濟要實現均衡發展需建立共生共榮關系。他表示,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基礎,金融則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二者就像生物學中的種群,是一個共生體,兩者之間的均衡發展就是要互利發展,共生共榮。在共生關系中,共生單元的利益分割決定着共生模式,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能不能形成互利共生關系,關鍵在于二者如何分割共生利益。中國目前面臨金融盈利高、實體經濟盈利低的嚴峻現實,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的的利益結構急需調整。金融應通過适度降低利潤分享份額,支持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隻有實體經濟發展了,金融業的利益訴求才能有效實現。可以通過兩個思路調整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利益分享關系:一是降低金融服務的價格,二是放松金融業的進入門檻,通過競争抑制壟斷溢價。
沈坤榮教授指出,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中國需要繼續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更深層次的改革要效率,向更高水平的開放要活力,向更優載體的建設要潛力,切實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和構建新發展格局動能。他從地方政府行為的視角了透視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邏輯和未來之路。他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不斷驅動的,地方政府行為與市場功能的互補,總體而言正面效應大于負面效應。但随着中國經濟逐步邁向高質量發展常态,地方政府行為引起的區域競争卻愈演愈烈,合理的約束機制被不斷突破。市場功能很大程度上被地方政府所取代,所産生的負面效應似乎已經超過正面效應,集中體現在環境治理、金融資源、土地出讓三個方面。因此,由中國的客觀現實到中國的理論研究,一定要把握住中國情境下最為特色的細節,直面中國經濟的鮮活現實。這種現實就是不完善的市場與強有力的政府,如何矯正地方政府之間異樣的博弈,是決定中國經濟未來能否走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
随後,18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和學術期刊領導分别圍繞各自課題研究成果作了題為《關于需求側改革的幾點思考》(臧旭恒)、《兩業融合的測度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楊蕙馨)、《雙循環格局下中國水資源-能源-糧食綠色發展的協同脈絡與安全保障》(黃德春)、《東亞同文書院調查與20世紀上半葉中國工業化進程研究》(周建波)、《中國經濟學的一個維度-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李曦輝)、《新技術經濟範式下的中國制造業創新政策》(賀俊)、《中國情景下創新政策如何納入企業創新活動與生産決策》(石奇)、《粵港澳大灣區構建具有國際競争力的現代産業體系》(陶鋒)、《長江上遊生态大保護及相關重要問題思考》(文傳浩)、《在發展主線上拓展需求》(葉初升)、《我國應加快形成産業鍊政策體系》(俞榮建)、《新一代人工智能與要素生産率提升》(杜傳忠)、《理解改革:中國特色政策試點的内在邏輯》(劉瑞明)、《主動擴大進口與構建新發展格局》(魏浩)、《環境目标約束下的産業高質量發展》(餘泳澤)、《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韓劍)、《新一代技術革命與産業化的關鍵特征是什麼?》(鄭江淮)、《低利貸款、紮根滲透與相互賦能——北海銀行低利貸款的啟示》(魏建)的主題演講,就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新形勢和新格局的重大現實問題進行了充分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