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彪:中國奇迹是市場取向改革的勝利

時間:2018-03-28浏覽:3420

轉自:南京大學新聞網

  今天我們談論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自然要回顧和總結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最成功的經驗是什麼。我覺得我們最成功的經驗,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不斷推動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适應,推動經濟社會不斷進步。


  可以這樣說,40年來的改革開放進程,就是把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始終面臨的核心問題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目标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實踐證明,中國改革開放的每一次重大推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次巨大進步,都與産權的明晰界定和财産保護制度的強化有直接的關系,都與市場主體的逐步發育成長有直接的關系,都與市場體系的逐步健全、市場調節機制的逐步有效以及市場工具和手段的逐步深度運用有直接的關系;都與政府職能的逐步到位,政府宏觀管理的法制化,以及政府範圍和規模的合理化有直接的關系。總的來看,在産權、市場與宏觀管理三個層次,40年來的改革開放都是以市場取向為基調和标尺的,即什麼樣的體系、體制和制度适合于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的調節作用,就按照這個要求去逐步改變。


  市場取向的改革為什麼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社會成就?其中的道理其實并不複雜。在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整個社會的發展積極性隻有政府一家。計劃體制假設政府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這在實踐中遭遇失敗是必然的。市場取向的改革确立了人們的财産權利和勞動權利,界定了投入的收益邊界,廣泛地調動和刺激了全社會方方面面的發展動能和發展潛力,激勵了他們投身于發展的主觀能動性和空前的積極性。同時,政府對市場秩序的建立和守護,使這一發展進程更加平衡和穩定。這是中國崛起的主要力量來源。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很有底氣地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市場取向型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世界奇迹,是市場取向改革的巨大勝利。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正從高速度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線,但是它必須仍然堅持市場取向的總原則。因為市場取向的改革才是高質量發展的真正的基礎條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根源,在于存在着“重大結構性失衡”。為此重點就需要運用結構性政策進行供給側調整,促使資源通過競争性市場機制更多地流向先進制造業、高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同時要用關鍵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千方百計地化解産能過剩問題。顯然這種破和立的具體政策行動,離不開一個競争性的市場體系,否則就無法使政策要求通過市場傳導機制來實現,而隻能借助于低效的行政指令。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是新時代我們仍需逐步解決的老問題。過去我們在實踐中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與市場取向的改革進程推進不足、遇到強大的阻力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市場取向的改革進程在某些方面推進過度,即過度的市場化有關。界定和改革政府與市場關系,是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路徑。具體來說,一是要“更好”而不是“更多”地發揮政府作用。要通過負面清單、責任清單、投資清單等改革和管理,大幅度地減少政府幹預,把政府有限的資源,集中在做最有效、最能做的事情上;“更好”的标準是“三個位”,即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二是要把“放手”當作最大的“抓手”。“放手”,就是要對權力多做減法,對市場多做加法,充分相信和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當“抓手”,就要把市場調節機制當作工具,當成完成我們國家偉大複興的工具,不要糾纏于市場的姓資姓社問題。三是要“放手”,而不是“甩手”。不當甩手掌櫃,不放任市場的缺陷和不足,政府要為市場活動制定規範,并充當監控者和仲裁者,在非盈利性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為市場發展提供充足的外部經濟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