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厚俊:中國力量助推經濟全球化

時間:2017-02-23浏覽:3210

 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的關于經濟全球化問題的主旨演講,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這是習主席代表中國在關鍵時期、關鍵地點發出的關鍵聲音。

 

  經濟全球化曲折前進

  經濟全球化旨在實現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是人類社會生産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流和總趨勢。從近幾十年的情況看,歐洲走在經濟全球化的前列。早在1985年,歐委會就提出了關于建設内部統一大市場的白皮書。1993年1月1日,歐共體12國正式建立了歐洲統一大市場,實現了商品、服務、資本和人員的自由流通。同年11月1日歐盟(EU)正式誕生。1999年1月1日,歐元誕生,随後經過三年的過渡,正式成為歐盟流通貨币。在經濟聯盟的基礎上,歐盟進一步尋求政治聯盟。2004年6月18日,歐盟25個成員國在布魯塞爾首腦會議上通過了《歐盟憲法條約》,同年10月29日,這些成員國的領導人在羅馬正式簽署了該條約。但是,法國在2005年5月29日的全民公決中否決了這一條約。三天後該條約又遭到了荷蘭的否決。為降低難度,歐盟在保留《歐盟憲法條約》實質内容的前提下,更改名稱,省去歐盟盟旗、盟歌,增加一些“個案處理”的靈活規定,形成了《裡斯本條約》,并且克服重重困難,使該條約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生效。


  除歐洲外,美洲、亞洲的區域經濟合作在20世紀90年代取得了較快發展。1992年10月7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在原美加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簽訂了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NAFTA),并于1994年1月起正式生效。同時在美國的主導下,确定了最終涵蓋南、北美洲34個國家的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的長遠計劃。此外,1989年11月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正式成立,至1998年已經壯大為21個成員。從1993年起,原來的部長級論壇升格為每年一度的APEC峰會。


  從世界經濟大格局看,目前的經濟全球化還處在初級階段,即區域經濟一體化階段。除了上述EU、NAFTA和APEC這三個最大的、已形成相對完善體系的區域經濟組織外,全球還出現了諸多像東南亞國家聯盟、非洲聯盟、泛阿自由貿易區、南美國家共同體等次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這些組織雖然促進了區域内部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但也加強了對外合作的阻力,即同時會産生“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兩種正、負效應。從總體看,正效應要大于負效應,并且區域經濟一體化最終有利于全球經濟的自由化。


  但進入新世紀以後,經濟全球化進展放緩。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千年回合”談判困難重重,始終沒有獲得實質性突破。第二,美國于2007年底爆發的經濟危機波及全球,世界各國都在忙于“救火”,而在這個過程中,貿易保護主義重新在西方泛濫。第三,早幾年希臘、塞浦路斯等國的财政危機已經開始動搖歐盟的基礎;2016年英國通過公投決定脫歐更是對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當頭一棒,并可能在歐美産生連帶效應。第四,恐怖主義和近年來因戰亂而産生的“難民潮”挑戰了歐盟的運行機制,尤其是人員自由流動的機制。此外,美國新總統的反經濟全球化傾向,将會成為阻礙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第五大因素。而美國又是最早提出經濟全球化的概念并積極加以推進的國家之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經濟全球化處于關鍵時期

  人類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從來沒有統一過,大體上可分為三種,即堅決支持、強烈反對和趨利避害。目前,歐盟和北美自貿區都面臨着分裂的危險,亞太經合組織基本上還處于論壇階段。當經濟全球化處于低潮時期,反對的力量會更加強勁,對此表示懷疑和猶豫不決的人也會增加。因此,目前經濟全球化進程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


  關鍵的時期需要有人出來說話。早在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就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了題為《順應時代前進潮流 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演講。他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就不能身體已經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這次他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的重要講話,更加表現了中國政府在面對世界經濟困難時的遠見以及堅定不移的立場和信心,展現了一個世界大國的風範和擔當。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是世界規格最高和規模最大的論壇之一,彙集了各國政要、國際組織領導人、企業領袖和專家學者等各方面的世界精英。論壇所讨論的問題也是全球性重大熱點和趨勢性問題,對全球輿論具有導向性作用。因此,習主席的講話将會對今後的世界經濟發展産生重大影響。


  雖然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共識,但發展的道路一直是曲折坎坷的。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在2005年出版了著作《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論述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現狀、原因和趨勢,是探讨經濟全球化問題的代表作。但僅隔三年,同樣是美國著名的專欄作家、《國際經濟》季刊創建者和投資、金融、經濟咨詢顧問戴維·斯密克則出版了《世界是彎的》一書,針鋒相對地反對經濟全球化,認為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已經變成了一個危險的地方”。此外,為了抗議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會議,反經濟全球化的人們往往會在同一地點召開反對會議,或在會議期間舉行示威遊行。


  那麼,如何看待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呢?我們應當首先認真分析其中的原因,而不是盲目地否定或貶損。經濟全球化本身是一把利弊共存的“雙刃劍”,反對者隻是出于各種原因過分擴大和看重了“弊”。比如,經濟全球化會導緻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内的“利益集團”的産生,難以使所有的國家和所有的人獲得相同的利益;還有人是從國家主權和安全的角度做出這一判斷的。這也提醒我們,在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警惕少數大國利用這個機會将自己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強制推行給其他國家。從全球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從中受益。迄今為止還找不到不參與經濟全球化而使該國和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先例。

 

中國如何發揮導向性作用

  世界貿易組織曾有報告指出,當今世界參與經濟全球化獲利最多的兩個國家就是中國和美國。中美兩國也對推動經濟全球化具有重要意義。但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關鍵時期,美國卻打了退堂鼓。這時中國必須站出來。2017年1月19日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發表的文章說,“如果美國不願在全球體系中發揮領導作用,中國将挺身而出。”中國如何在推進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發揮導向性作用呢?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四點。


  一是要保持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經濟實力是争奪國際話語權的資本和基礎。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吹出來的,而是中國人民通過艱苦奮鬥幹出來的。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連續三十多年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已經創造了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迹。雖然近幾年經濟增長速度有所下降,但其中有國際環境變化、國内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總量增大這三個原因。即便如此,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經濟的表現仍然是最好的。根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估算,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9%,在全球經濟預計3.1%的增長率中,中國貢獻1.2個百分點,是美、日、歐貢獻之和的兩倍。因此,我們必須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綜合國力,這樣才能在世界經濟和國際社會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二是要勇于發揮主導性作用。中國對國際經濟活動的運行機制和規則經曆了從認識到熟悉的過程。特别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十多年來,通過解決大量貿易争端,中國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有一位美國貿易代表評價說:“中國是能夠采取負責任的态度在WTO框架内解決問題的。即便中國輸了案子,也都能夠認真地履行WTO裁決。而且,中國也已經學會通過WTO起訴其他國家。”因此,我們在推進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要積極體現大國氣派和擔當,從參與中推動轉變為推動中參與。當然,發揮主導性作用并不意味着要做世界經濟的霸主,而是團結和帶動世界各國共同發展。


  三是要敢于展現中國的大智慧。當今世界,不乏精辟的見解和思想,但要使人信服,提出的觀點和對策就必須有戰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此次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發表的對經濟全球化的看法以及提出的“四堅持四打造”對策,拓寬了人們的視野,指明了具體的方向,進而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贊揚。我們要不斷加快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培養更多的國際化人才,這樣才能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是要努力使更多的國家和人民在經濟全球化中受益。由于世界各國的經濟基礎、社會環境和政策差異性很大,經濟全球化難以在各國均衡發展。但隻有使更多的人受益,經濟全球化才能得到更加廣泛的支持。作為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積極參與者和重要受益者,中國将帶動更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共同獲益。習近平主席在此次論壇開幕式上明确表示:“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是打開的。”這是中國向全世界發出的積極信号。我們要繼續堅持互利共赢的對外開放戰略,繼續對世界各國特别是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提供幫助和支持,以實現人類的共同發展和繁榮。

 網址:http://news.cssn.cn/zx/bwyc/201702/t20170223_3426496.shtml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