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計學會2019會計思想史學術研讨會”于2019年11月15日在江蘇南京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史專業委員會主辦,南京大學會計學系承辦,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财經大學、廈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大學、東南大學、湖南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天津财經大學、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重慶理工大學、石家莊經濟學院、山西财政稅務專科學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興新雲服務公司等院校及企業的近百名海内海家家學者參與了此次學術盛會。
(與會專家合影)
(南京大學會計學系主任陳冬華教授主持開幕式)
南京大學會計學系主任陳冬華教授主持了本次會議開幕式。中國會計學會副秘書長田志心教授、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史專業委員會主任付磊教授和南京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王躍堂教授先後代表主辦方和承辦方緻辭。
田志心副秘書長感謝了承辦方南京大學會計學系及所有參會專家對本次會議的支持,并向與會專家介紹了會計思想史會議及會計史專業委員會成立的早期工作,強調了會計思想史對于會計研究和會計教育的重要意義,在當前新技術和新業态給會計學科帶來巨大變化的背景下,鼓勵學界同仁關注會計思想史的相關研究,産生更多成果助力會計教學和科研。付磊教授提到,相較于其他學科,會計學科以往将重點放在會計實務的發展,缺少對會計思想的關注,然而會計思想對會計學科的存續和發展意義重大,本次會議主題吸引了衆多專家學者積極參與,說明會議主題具有普遍性,勉勵大家進一步尋求原生擴展的可能性。王躍堂教授代表管理學院向與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并向大家介紹了南京大學管理學院和會計學系的基本情況,并表示南京大學作為會計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将繼續支持會議的相關工作,助力中國會計思想史研究。
(中國會計學會副秘書長田志心教授緻辭)
(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史專業委員會主任付磊教授緻辭)
(南京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王躍堂教授緻辭)
開幕式結束後,北京大學哲學院研究員展翼文博士、上海财經大學經濟學院程霖教授和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Lina Xu博士為本次學術研讨會帶來了三場精彩的主題演講。主題演講環節由南京大學會計學系主任陳冬華教授主持。
北京大學哲學院研究員展翼文博士的演講主題為“哲學史研究與當代哲學研究的互動—以‘自我知識’問題為例”。展博士認為,思想史研究同其他曆史研究相同,需要面對來自跨時空證據和可錯性帶來的範式與挑戰;而相比其他曆史研究更為複雜的是,思想史研究的概念之外延和内涵在研究過程中都可能為相關領域研究帶來額外困難,如何跨語境地理解和被理解一直是關于思想轉述的重要問題。接着,在哲學史和當代哲學研究的互動問題方面,展博士以當代哲學研究中的“自我認識”問題進行為例,為大家展示了還原論和反還原論二者的觀點及其局限性,并為大家講述了哲學産生初期關于這一問題的思考和成果,對現代人如何理解自我,如何在語言中思考自我提供了啟發。展博士的演講從哲學史和當代哲學的研究角度為會計思想史研究提供了富有價值的研究視角和啟示。
(北京大學哲學院研究員展翼文博士主題演講)
上海财經大學經濟學院程霖教授的演講主題為“中國經濟思想史視域中的會計思想史研究”。程霖教授認為,中國會計思想史研究是會計學和中國經濟思想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會計史研究緊密融合,互為基礎,但會計思想史有獨立清晰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會計思想既包含尚未形成體系的觀念和主張,也包括已經成形的理論體系,因此又與會計史研究不盡相同。程霖教授還提到,會計思想史研究具有豐富的研究價值和空間。會計思想史是會計學之源,有助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揭示中國會計思想在人類會計史上的貢獻。會計思想史學科細,專業性強,但曆史搜集困難,證據少,如何認知我們古代的會計思想還有待系統的總結和發掘,這部分的研究在現有研究中仍舊稀缺。程霖教授強調,中國會計思想史是古今值得深入考察的課題,如何定位中國傳統會計思想的曆史成就與現代價值、如何考察近代以來中國會計從傳統向現代的演變路徑和轉型趨勢、如何評價西方會計思想理論的傳播及其本土化以及如何構建和深化近代以來的中國特色會計體系,是會計思想史研究需要仔細考察的問題。此外,程霖教授希望廣大學者能夠推動經濟思想史和會計思想史的合作,合作開展課題研究,聯合舉辦學術會議,共同培養優秀人才。
(上海财經大學經濟學院程霖教授主題演講)
(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Lina Xu博士主題演講)
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Lina Xu博士為大家帶來了題為“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accounting in China”的分享。不同于西方會計史研究方法,Xu博士在自己的研究中突出中國特色,運用人類實踐理論描繪了中國近代會計史的開端;以制度性矛盾下的人類實踐為理論框架,回歸會計發展初心,以謝霖先生、徐永祚先生和潘序倫先生為研究對象,系統梳理了中國近代危機下會計先輩如何改變現狀的奮鬥曆程,為中國會計思想史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啟示。
接着,南京大學會計學系薛清梅副教授主持了本次會議的論文報告環節。入選論文涉及中國古代簡牍賬簿的整理與研究、明清時期票号賬簿體系研究以及近代中國公司控制權配置思想與家族企業代際傳承等具體領域,論文彙報人對文章所研究的問題進行了充分展示,會場聽衆積極參與,氣氛熱烈。
午餐結束後,專家學者們齊聚會計思想史圓桌論壇。圓桌論壇環節由南京大學會計學系主任陳冬華教授主持,各位與會嘉賓依次發言,就會計思想史研究一同探讨,各抒己見。
(哈爾濱工業大學曲曉輝教授發言)
哈爾濱工業大學曲曉輝教授認為,史學的研究思維和研究路徑對會計思想史研究有着重要意義。目前的會計研究存在“實證研究碎片化”和“會計理論邊緣化”的問題,對會計的研究應回到會計的本源,緊貼本源開展有用的研究,而不是在形而上學的路上越走越遠,“以史為鏡,以史為鑒”,能夠幫助我們回到會計的本源。另外,曲教授指出,技術固然重要,但技術需要靈魂和内在邏輯作為支撐,在當前技術變革的大背景下,會計走向哪裡、存在形式如何改變,需要學者參考前人研究在會計思想史層面進一步考察。最後,曲曉輝教授認為, 我國會計思想史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建議廣大專家學者從不同地區商人群體的曆史入手,從全國不同角度進行梳理。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張敦力教授發言)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張敦力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會議主題的時代意義。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如何總結70年會計的輝煌成就值得學界深入探讨。會計思想史與會計史同根同源,雖不相同,但相得益彰。會計史記錄了人、事、物,而會計思想史則是從真實的人、事、物中總結規律。從全球曆史進程來看,東西方文明相互借鑒,西學東漸對我國會計學發展産生了重要影響。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借鑒西方的思想文化,也不應忘宗背祖,借鑒西方思想文化時無需妄自菲薄。”因此,會計思想史的研究是有劃時代意義的,在這個研究中需要廣大專家學者繼續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好。
(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史專業委員會主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付磊教授發言)
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史專業委員會主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付磊教授回顧了中國會計思想史研究的現狀,指出目前的研究大多以事件研究為主,但事件背後的原因及其理論思想并沒有解釋清楚。如果能夠清楚地從會計史中梳理出有思想有價值的理論,則可以為會計學的教育和研究提供很多便利。同時,由于中國會計思想史研究還處于萌芽階段,我們需要其他領域如經濟思想史的專家學者進行指引。接着,付磊教授就會計思想史研究提出四個具體問題:第一,如何明确會計思想史的定義、處理會計思想史與會計實務之間的關系以及與會計理論的區别;第二,如何厘清會計思想史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領域,隻有與現代實際緊密連接的會計思想史研究,才能更好地指導現代實務;會計思想史研究的視域應該更寬,不應局限于傳統的财務會計,多學科交叉研究有助于深化對會計本身的認識;第三,如何看待中國會計思想史和外國會計思想史的關系,在引進、學習、改造、創新過程中形成中國特色會計思想;第四,如何尋找會計思想和會計理論前後變化的邏輯關系、演進關系,如何挖掘其内在聯系及其與現實的關系、思考其對今天的解釋和預測。
(上海财經大學程霖教授發言)
上海财經大學程霖教授從經濟思想史研究角度出發,從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為會計思想史研究提供了借鑒。程教授指出,經濟思想史研究需要理解中國經濟思想史和理論史的關系、中國經濟思想史和經濟史的關系。思想史是思想、學說、理論、分析,既包括還沒形成體系的曆史人物關于經濟現象、經濟問題、經濟制度的觀點、觀念、主張和見解,也包含已經成為體系有内在邏輯和體系的經濟理論。什麼時候思想開始有了體系和學說,就進入理論史研究的時期。此外,程霖教授認為,長期使用西方的經濟概念論述中國古代思想存在誤區和偏差,因此未來的思想史研究需立足于中國當時的曆史條件和曆史語境。最後,程霖教授認為,研究會計思想史可以分兵同時進行,同時開展中國古代、近代和新中國成立後的會計思想史研究。
(廈門大學劉峰教授發言)
廈門大學劉峰教授認為,曆史研究就是從紛繁複雜的看似沒有規律的碎片化的事件中拼接起來的完整的、有意義的東西。我們想做好曆史研究,就要“心中有圖像,手中有工具,眼前有碎片”。對于會計思想史的研究,需回歸對會計的認識上來,因為對會計的定義和定位決定了如何開展會計思想史的研究。此外,劉峰教授提出,會計實為人類社會低成本的信任工具。從這一角度出發,劉峰教授結合秦滅六國、山西票号和十三行等特定的曆史事件,對如何切入會計思想史研究進行了探讨。最後,劉峰教授在談到會計思想史研究工具時提到,當前的史學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會計思想史的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方法。同時呼籲學者更多地關注微觀層面的思想史研究。
(中興新雲服務公司陳虎總裁發言)
中興新雲服務公司陳虎總裁從現代企業的會計實踐出發,對會計的學科本質和發展動力進行了闡述。首先,陳虎總裁提出了當前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幾點困難,繼而提出了關于會計學科本質的思考。會計是一種以統計學為主、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為表現的管理體系,它和數學和統計密切相關。會計學研究的使命應當是告訴會計工作者怎麼做才是對的,這其中需要開展會計簡史的梳理工作。學者需要去思考技術的推動對會計的改變的具體體現。陳虎總裁回顧了過去近40年的時間裡技術與财務的演變過程:會計電算化、ERP的使用、互聯網帶來的财務共享服務,以及當下可能正在發生的第四次變化——會計信息的雲計算中心和數字平台,幾次變化背後的發展動力和曆史邏輯應引起學者和實務界的注意。盡管計算機和自動化技術在存儲和計算方面有較強能力,但其背後人文内容的提煉和應用則需要會計和管理人員來進行。
(上海财經大學李增泉教授發言)
上海财經大學李增泉教授從興趣和期待兩個方面闡述了對會計思想史研究的見解。李教授指出,很多會計問題的争論和分歧,曆史上都存在相似的事件。如果能夠從曆史視角去讨論這些問題當時的背景、争論和解決方案,将有助于我們分析現狀,展望未來。會計的形式和變革方式深受制度基礎的影響,中國的會計演進和商業模式有自己獨特的路徑和發展規律,不必亦步亦趨,效仿他人。因此,我們需要對中國會計思想史做以系統梳理,更好地理解中國制度與會計的關系。此外,會計的研究不能脫離理論的指導,我們要在會計史研究方面更進一步,對曆史進行凝練和總結,形成具有指導意義的會計理論。曆史研究的目的是找到曆史事件發生的原理,會計思想史研究是為了發現曆史事件背後的曆史規律用以指導未來。同時,李增泉教授建議相關研究聚焦微觀,考察在中國企業發展和商業模式變革過程中的會計本質,對會計在中國曆史上發生的作用有更聚焦的認識。
(南京大學李心合教授發言)
南京大學李心合教授指出,當今的時代是财務學思想危機的時代,文章産量提高,但思想性和原創性在變弱。出現危機的原因在于學術異化,功利色彩濃重。另外,會計研究方法形式化、碎片化,不利于思想和理論的提高。李心合教授強調,為解決财務學思想危機,應鍛煉财會學者的三大研究基礎:跨學科研究基礎、實踐基礎和研究方法論基礎,為會計思想和理論的創新儲備力量。
(廈門大學杜興強教授發言)
廈門大學杜興強教授用生動的語言提出了會計思想史研究的六個問題:做不做、為何要做、何時做、誰來做,如何做和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欲亡其國,先亡其史”,AI技術背景下的“會計消亡論”呼喚會計思想史,因為它是會計學科所有學者和實務工作者的認同基礎。當前的會計研究已經進入貧瘠化,如果沒有範式的創新,則不太可能有進一步的成果。曆史密切依賴于撰寫曆史的人,關于會計思想史的研究應盡早提上日程,否則斷裂與斷層将使得我們因為失去一代人而失去整個會計思想史,故而建議有曆史責任感、有道義和深厚情感的學者對此展開深入研究。關于會計思想史的具體研究方法,杜興強教授認為應通過嚴肅的傳記、口述、著作論文等手段來研究會計思想的萌芽、發展及演變,在研究過程中應注意嚴謹求證,把握中心思想,不失批評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為鵬教授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袁為鵬教授認為,會計學者在進行會計思想史研究時,應把握會計思想史的“入”和“出”。會計思想史研究的“入”,是指理解中國傳統會計,尤其是結合曆史時期的具體社會曆史背景來理解會計;會計思想史研究的“出”,包括四個方面:古今會通、中西會通、科學解釋中國會計的發展、深入淺出。在“入”和“出”的基礎上,袁為鵬教授進一步提出了兩個值得思考與研究的問題:第一是從中國式複式簿記入手對中西方會計方法與體系進行比較,第二是近代中國傳統會計是停滞抑或繼續向前發展。
(山西财政稅務專科學校趙麗生教授發言)
山西财政稅務專科學校趙麗生教授認為,思想史解決的是人的問題,會計思想史的核心就是解決會計人如何成為會計人的問題,這涉及到會計的本質問題。會計思想史是會計文化的核心。文化内化是将信息知識轉化為思想和智慧;文化外化是把思想和智慧轉化為能力。當今時代,新技術層出不窮,但我們不應在其中迷失自我。另外,中國會計思想史的研究,應該把空間和視角放大,不應該隻局限于微觀,而是研究所有曆史階段,建立“大會計觀”,既要考察會計在企業發揮的作用,也要挖掘會計在國家經濟運轉中的作用。最後,會計思想史的研究應該研究背後的文化力量,思考每一次思想和制度創新背後的力量是什麼,同時鼓勵會計思想、經濟思想和會計實務的交叉融合,做出更多成果。
(重慶大學辛清泉教授發言)
辛清泉教授認為,會計是一種演化的經濟制度,最小化交易成本是會計演進的方向,會計的本質是最小化交易成本的工具。在當代新科技革命背景下,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湧現,我們需要理解這些變化對會計思想的演進有着怎樣的含義。随着新商業模式的興起,企業核心競争力、資産結構和成本結構随之發生變化,這些都對會計數字功能提出了挑戰。在新商業模式變革的挑戰下,會計學者應通過多種研究方法調查和研究商業模式變革中會計信息需求的變化,深入理解會計性質與會計功能之關系,從而為新商業環境下的會計變遷做好理論論證儲備;同時緊跟會計準則和實踐的變化,進行嚴謹的科學研究,對實踐的變化進行解釋和後果評價。
(上海交通大學夏立軍教授發言)
夏立軍教授認為,研究曆史是為了面向未來,通過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為未來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啟發。會計思想史對實證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會計思想史等“大”問題和實證研究的區别隻是關注問題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在本質上相似相通。實證研究應借鑒會計思想史研究,過去開展關于大量資本市場的實證研究,沒有考慮到會計制度的演進過程。廣大學者在進行相關研究時需要重視會計與制度環境空間的适配性,不應将研究問題局限于眼前,而要更多地展望詩和遠方。
圓桌論壇結束後,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史專業委員會主任付磊教授簡要總結了本次會議的主要思想和收獲,高度肯定了會計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性和本次會議的思想成果,呼籲搭建更多會計思想史研究的交流平台,寄語相關領域學者及實務界專家勠力同心,為中國會計思想史研究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