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銀興:中國工業化道路的創新和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大貢獻

時間:2021-12-28浏覽:5072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總結的一條曆史經驗就是堅持中國道路。黨在百年奮鬥中始終堅持從國情出發,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國實際的正确道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決議》所指出的:“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曆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迹。”總結和研究中國工業化道路的獨特創造以及習近平經濟思想對此的貢獻,對深刻理解中國共産黨堅持中國道路的重要經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還是落後的農業大國,工業尤其是現代工業比重很小,連二元結構都談不上。毛澤東同志曾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估計,“中國的工業和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就全國 範圍來說,在抗日戰争以前,大約是現代性的工業占百分之十左右,農業和手工業占百分之九十左右。”因此,毛澤東同志十分憂慮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新中國成立後的“一五”時期,黨的指導思想是推進國家工業化,優先發展重工業。其效果是明顯的,到1956年宣布完成國家工業化任務時,已經建立起了獨立的工業體系,現代工業和落後農業并存的二元結構就此形成。但是,直至1978年,農業産值比重仍高達28.2%。中國大規模的工業化是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鄉鎮企業開始的。

       中國工業化道路的特點可以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論述來說明:“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要後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也就是說,西方國家的現代化是先工業化,經過工業掠奪農業的過程再到其他方面的現代化,整整花了二百多年的時間。中國和發達國家現代化進程盡管都是以工業化為先導,但中國工業 化和其他方面的現代化進程是同步的,并聯式的,因而可以大大縮短這個過程。到2013年,中國三次産業增加值占國内生産總值的比重,第一産業降到10.0%,第二産業為43.9%,第三産業為46.1%。如果從“一五”時期算起,中國的工業化不到50年,如果從1980年農村工業化算起,中國的工業化也才30多年。這個大大縮短的過程,得益于工業化進程中的“四化同步”。

       一、工業化與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

       工業化和城市化是農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經過程,中國二元結構基礎上的現代化既要加快推進工業化,又要改變農業農村的落後面貌。改變“三農”的落後狀态是從農村改革開始的。推進以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為内容的改革,調動了農民的生産和經營積極性,提高了勞動生産率,農業勞動 力出現剩餘。随着農村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開始了在農村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一般的工業化過程都 在城市進行,中國工業化則是在農村推進。農村工業化,不隻是發展工業,同時還吸納農業剩餘勞動 力。工廠、企業辦在農村鄉鎮,或者以鄉鎮工業為基地新建城鎮。從農業中轉移出來的勞動力進入城 鎮的非農産業就業,創造了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工業化與城鎮化同步推進,反哺農業。沒有出現 西方國家當年工業化時産生的農業和農村凋敝的現象。

       随着發展外向型經濟,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大舉引進外商直接投資,企業與外商合資合作,不僅規模擴大,而且産品和技術升級,工業品進入國際市場,中國的工業化也進入質的提升階段,中國有了“世界工廠”之稱。這一過程對城市化的帶動作用也非常明顯。一方面,吸引外資的開發區基本都是建在當時的農村,是地域的城市化;另一方面,随着開放地區及城市工業的迅猛發展,勞動力需求也迅速增加,離土不離鄉的農業剩餘勞動力開始離土又離鄉,進入沿海和發達地區,開始了城市 化進程。與此同時,城鎮的鄉鎮企業也在與外資合作合資及改制中脫去“鄉鎮”的外衣。這是中國特色的工業化、城市化道路。實踐證明,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國情,不但加快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使中國迅速由農業大國轉變為新興的工業國家,同時又帶動了農業和農村的發展。2020年,第一、二、三産業增加值占國内生産總值的比重分别為7.7%、37.8%和54.5%,城鎮化率也達到63%。這意味着,中國以降低傳統農業部門比重為标志的工業化任務、農民進城意義的城鎮化都基本到位。工業 化和城鎮化促進了農村繁榮,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同時富裕了農民。

       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基于改革開放,中國的工業化取得明顯進展、産業結構升級的同時,也産生了環境污染、資源耗竭等問題。在此背景下,黨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強調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 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黨的十七大根據科學發展觀提出 “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新型工業化是文明發展道路的重要方面。

       第一,提高工業的科技含量。依靠最新科學技術不僅可以使工業化水平一下子進入國際前沿, 同時還可以基于技術對物質資源的替代和節約實現低物質消耗,以技術進步帶來的清潔生産降低污染,并且依靠高科技含量獲取高附加價值。尤其是依靠最新科技成果發展該時代處于領先地位的新興産業,形成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産業體系。

       第二,節能減排推進可持續發展。中國工業化進入結構轉換升級階段後,具有明顯的資源消耗推動型特點。這種結構轉換和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形成巨大需求,從而使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自然資源更為緊張。在全球環境惡化及資源供給條件惡化的背景下,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摒棄發達國家實行過的工業化模式和現代化道路,按可持續發展要求轉向以再生能源為基礎、重複或循環利用資源的經濟發展模式。在處理發展與治理環境污染方面,由先發展後治理轉向邊發展邊治理并進一步轉向先治理後發展。

       第三,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勞動是經濟增長的一個要素。中國的工業化不能回避的問題是勞動力資源豐富,沉重的就業壓力會制約工業結構轉型升級。這意味着中國的工業化在吸納就業的能力上應該是多元的,也就是勞動密集型産業與技術密集型産業并存。但是,即使是勞動密集型産業所吸納的勞動力也不應該是簡單勞動力。生産力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對經濟增長起作用的勞動已不是簡單勞動,而是掌握一定知識和技術的勞動。新型工業化不隻是充分利用勞動力的量,更重視勞動力的質。現代工業的基礎是技術革命,在新型工業化中最有價值的資源應該是與先進的機器設備相适應的知識和技術。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内容。

       三、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

       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别,不在于生産什麼,而在于怎樣生産,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産。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是以蒸汽機使用為代表的機械化;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是以鋼鐵和電力為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20世紀自然科學理論最新突破的基礎上産生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出現了以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新型材料技術為标志的新技術革命,簡稱為信息化。西方發達國家是在已經完成了工業化後進入信息化階段的。許多發展中國家進入工業化階段後,通常的邏輯是追随發達國家,也是先工業化,後信息化。結果是不但跟不上發達國家,距離還在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工業化起步較晚,工業化還沒有完成就趕上了信息化的浪潮。在此背景下,中國的現代化緊緊抓住了信息化的機會,不走西方國家先工業化、後信息化的老路。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産力的跨越式發展”;黨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黨的十 七大提出:“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黨的十八大提出:“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 現代化同步發展”。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曆史進程。已有的現代化理論把工業化和信息化作為現代化進程中的兩個階段。而在進入新時代後,工業現代化同信息化融合,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使工業等産業的技術基礎發生革命性變化。信息化不僅代表信息産業的迅速發展,還表明信息技術在社會經濟各部門迅速擴散并被高度應用,信息資源被高度共享。例如,一般的工業化都會經曆重化工業階段,這個階段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的特征,信息化則可能跨越這個階段。現階段的信息化已經發展到移動互聯網化,移動互聯網廣泛應用,“互聯網+ ”平台不僅創造了新産業,而且使許多傳統産業部門一躍進入現代産業體系。中國制造業水平提升,與發達國家的距離明顯縮短,很大程度上要歸之于信息化的帶動。

       信息化反映科技和産業的現代化水平,信息化為各個領域各個産業的現代化賦能。“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信息技術是科技更新最快的領域。迄今為止,以信息化為代表的科技和産業革命仍在持續,智能化、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不斷湧現。信息網絡技術和服務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使各個産業的技術基礎發生革命性變化。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推動互聯網、 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此基礎上,工業化進入産業基礎高級化階段,信息化和數字化成為各個産業高級化的基礎。一是信息和大數據成為最關鍵的戰略資源,将被轉化為現代的智力工具。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是要實施生産的自動化、智能化。二是依靠信息技術推動高科技産業化。不僅要在現有産業中采用高科技,提高産業的高科技含量,更為重要的是直接發展一部分高科技産業,如微電子産業、信息産業、生物工程産業、新材料産業等。三是利用信息技術圍繞工業産品研發設計、流程控制、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環節,提升自動化、智能化和管理現代化水平。

       四、工業現代化的創新驅動之路

       進入新時代,工業化進程不再是進一步擴大工業比重,而是在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基礎上推進工業現代化。根據習近平經濟思想,工業現代化進程中,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是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使現代制造業建立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礎上;二是推進低消耗、低排放的工業綠色化,以創新的綠色技術為基礎,如期實現國家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标;三是推進産業鍊現代化,不僅要使中國産業在全球價值鍊環節中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 還要建立多條“以我為主”的全球價值鍊。

       實現工業現代化需要創新驅動。創新就成為工業現代化之路。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的一次講話中進一步提出:“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的轉變”,并且指出:“我國進入了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 代化同步發展、并聯發展、疊加發展的關鍵時期,給自主創新帶來了廣闊發展空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強勁動力。”按此要求,進入新時代,新型工業化的創新之路有以下特點:

       第一,由跟跑轉向并跑和領跑。并跑即與國際接軌,進入同一個新技術研發領域,不僅可以相互學習,而且可以防止發達國家在領先技術上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領跑即與未來接軌,直接瞄準國際最新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近代以來,西方國家之所以能稱雄世界,一 個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正所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隻有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國國際競争力。”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自立自強的科技戰略要求科學研究進入國際前 沿,尤其是順應新科技革命的方向。中國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必須站在新科技和産業革命浪潮的潮頭。

       第二,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創新階段上延到發現新技術的基礎研究(知識創新)階段,科學發現與其在生産上應用(尤其是産業創新)幾乎是同時進行的,最新的科學發現成果迅速轉化為新技術可以實現大的技術跨越。目前中國基礎研究水平已經進入世界前列,但産業化水平國際差距較大,在許多領域仍處于中低端。克服這種差距的途徑就在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的深度融合,表現在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與自主可控的産業體系建設的協同。由于當今科技創新的源頭主要在科學發現和知識創新,因此,創新不能隻是靠企業,還需要大學和企業的協同,科學家和企業家的協同。這就提出産學研協同創新的要求。目标是打通從科技強到産業強再到經濟強的通道,加快科學向技術進而向産業的轉化。

       第三,産業鍊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創造新産業、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儲備遠遠不夠,産業還處于全球價值鍊中低端”的狀況,提出:“圍繞産業鍊部署創新鍊,發展科技含量高、市場競争力強、帶動作用大、經濟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到産業發展上。”尤其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産業鍊的外循環出現斷鍊。産業鍊現代化,不僅是應對全球産業鍊脫鈎和供應鍊斷供的壓力使然,更是産業自身在新發展格局中加快向全球價值鍊中高端攀升,實現産業鍊現代化的需要。在産業鍊上部署創新鍊實際上是建立自主可控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有兩個方向:一是依托所擁有的高端技術布局的以我為主導的全球産業鍊,布局創新鍊;二是針對處于全球價值鍊中低端環節向中高端環節攀升中的産業鍊環節布局創新鍊。産業鍊環節布局轉向内循環,不僅需要疏通産業的上下遊關系,保持産業鍊供應鍊的穩定性和競争力,還要建立自主可控的現代化産業體系,通過産業鍊環節的國内替代實現産業轉型升級。

       總的來說,一國的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先導。中國的工業化雖然起步晚,但用了比西方發達國家短得多的時間,付出了小得多的代價實現了工業化。起決定作用的是工業化道路的中國式,其基本特征是與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基于創新驅動。其中,工業化是先導和動力,信息化為其賦能,城鎮化是支撐,農業發展中剩餘勞動力轉移是工業化的人力支持,創新是工業現代化的持續動力。這條工業化道路是中國的創造,印證了“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沿着這條道路走下去,中國将在較短的時間内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奠定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産業基礎。

來源:《中國工業經濟》 2021年第12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