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榮:增強産業發展協同性

發布時間:2020-06-08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内外發展環境,保持産業鍊供應鍊的穩定性和競争力顯得尤為重要。長三角地區要以提升産業鍊供應鍊穩定性和競争力為重點促進産業合作,繼續強化區内制造優勢和科創優勢,大力提升産業發展的協同性。”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指出,“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要充分認識新冠肺炎疫情對區域經濟的沖擊和挑戰,充分認識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國際環境的不确定性,更要立足國内以全球視野應對不确定性。

      以傳統基建和新基建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應對經濟下行。每當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相對而言最直接、見效最快。經過4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相對完善,但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仍然存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城鄉基礎設施聯通等項目建設的提升空間。更重要的是,要以新基建與傳統基建重大項目的有機對接、協同推進來對沖經濟下行,加快培育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為此,要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基本實現區内交通、能源、信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為有效推進傳統基建與新基建重大項目建設,一是進一步放開基建領域的市場準入,引入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項目要對民間資本一視同仁;二是創新融資模式,拓展融資渠道,擴大融資規模,為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以提升産業鍊供應鍊穩定性和競争力為重點促進産業合作。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内外發展環境,保持産業鍊供應鍊的穩定性和競争力顯得尤為重要。長三角地區要以提升産業鍊供應鍊穩定性和競争力為重點促進産業合作,繼續強化區内制造優勢和科創優勢,大力提升産業發展的協同性。把握近期全球産業鍊重構的曆史機遇,合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形成若幹世界級制造業集群,提升産業鍊供應鍊抗風險能力。以5G網絡和數據中心為重點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強化區域優勢産業協作,特别是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産業深度融合;以産業轉移重大項目為抓手,引導區内産業合理布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依托創新鍊提升産業鍊,圍繞産業鍊優化創新鍊,突破産業鍊供應鍊關鍵領域的“卡脖子”制約。

      以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保障用地空間。發展環境越是嚴峻複雜,越要堅定不移加快結構性改革。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仍然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和“難啃的硬骨頭”。長期以來,長三角城市群的用地空間不足,土地供給結構失衡已成為長三角地區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阻礙。要深化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推動建設用地指标有序流動和高效集聚,在發展中促進區域相對平衡。一是在符合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依法有序推進區内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明确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土地用途和供地方式,完善土地定級、基準地價評估與定期公布、地價監測等地價管理制度,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探索公平合理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将部分農村集體所得增值收益用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二是開展宅基地融資抵押、适度流轉、自願有償退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探索宅基地流轉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有效銜接。三是把握用地審批權下放先行先試的政策機遇,簡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周期、提高審批效率,加快傳統基建和新基建重大項目落地。四是建立針對土地管理的政府間協商機制,以此推動區内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推動區内制定産業轉移、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園區合作的土地支持政策,并推動區内國有企事業單位存量土地盤活利用。五是用好跨省補充耕地國家統籌機制,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鈎政策。


來源:《新華日報》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