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震:江蘇要以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應對短期沖擊

發布時間:2020-05-08

  疫情使得中國對外開放的國際環境變得更加複雜。疫情導緻很多國家經濟停擺,全球價值鍊受到沖擊,依賴國際供應鍊、國際需求鍊生存的企業遭遇困境。各國政府會更加重視經濟運行供給側的安全保障,可能會鼓勵企業構建相對封閉的供應鍊。企業可能重新規劃産業鍊布局,包括向安全度高的市場轉移、加強國内重要節點布局等。從短期看,經濟全球化受到巨大沖擊,但是從中長期看,由于絕大多數國家都融入了國際分工體系,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即便是短期,國際化企業也很難輕易與全球價值鍊“脫鈎”。


  江蘇應對疫情的對策思路是:化危為機,以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應對短期沖擊,以更高水平開放謀求長遠發展。江蘇是一個開放大省、經濟強省,以實體經濟見長,傳統産業、新興産業都比較發達,工業體系完整,産業配套能力強,同時江蘇具有強政府、強市場、政府服務水平高的特點。


  新冠肺炎疫情對于江蘇開放型經濟帶來明顯負面影響。第一季度,全省進出口同比下降9.5%,出口同比下降14.9%,進口同比下降0.5%。利用外資情況,第一季度江蘇全省新增項目同比下降14.0%,實際使用外資同比下降0.7%,協議外資同比增長12.5%。其中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下降14.9%,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8.6%,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0.5%,現代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5.9%。這次疫情對江蘇外資外貿沖擊的特點:一是對出口的沖擊比較大,進口貿易受到的沖擊較小;二是對外資的影響比對外貿小,總體外資穩定;三是一般制造業使用外資比重有所下降,但先進制造業使用外資上升。


  由于疫情爆發國内外時間錯位,“危中有機”。疫情不一定導緻産業鍊外遷,處置得當還會成為外資的“避風港”,誘發外資不斷将産業鍊向江蘇轉移,尤其是高端和關鍵零部件的生産環節。當然,能否化危為機,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努力。江蘇防控有序有力,很早清零,無死亡案例,特别是江蘇4萬多名外籍人士,無一人感染。目前,江蘇外資企業已經基本上實現複工複産。


  江蘇的做法有以下幾點。第一,穩定外貿基本盤,做到“保障外貿産業鍊、供應鍊暢通運轉,穩定國際市場份額”。一是外貿發展的傳統出口市場“基本盤”不丢,二是外貿發展的産業鍊“基本盤”不丢,三是服務國民經濟發展的進口功能“基本盤”不丢。第二,強化外資外貿聯動發展,貿易投資一體化,在江蘇表現得尤為突出,加大引進外資是江蘇開放發展的重要抓手。具體做法:一是千方百計地尋找新的外資項目源,二是加強項目儲備,三是創新引資模式,把使用外資和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及産業門類比較齊全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更多依托江蘇生産要素配置條件招商。第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資料來自:光明網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