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榮:以城市群建設提升長三角區域競争力

時間:2018-06-20浏覽:3811

  轉自:新華日報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城市群為主體的新一輪城市化進程,是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驅動因素。以現代化體系構建為重點的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空間布局優化和要素集聚作用更加突出。以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為契機,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提升長三角區域競争力的必然選擇。


      上世紀60年代以來,随着經濟的深度開放,各種要素向灣區快速集聚,沿海港灣地區高速發展,形成了以世界級港口為基礎、以産業集聚為動力、以廣闊腹地為支撐的灣區城市群。可以說,灣區城市群由濱海經濟、港口經濟、都市經濟與網絡經濟高度融合而成,這種特有的經濟格局是海岸貿易、都市商圈與灣區地理形态的聚合體。灣區城市群對于區域轉型升級、資源高效配置、技術變革産生強大的引領作用,目前值得中國對标的世界級城市群分别為東京灣區、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具有三大本質特征,即國際化視野與創新功能區兼備的核心城市、網絡化的基礎設施體系、統一的區域治理機制。


      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的經濟中心之一,世界級城市群的崛起将進一步提升該地區的競争力。從現有區域整合來看,城市群建設的核心是要素集聚。未來以上海為核心、涵蓋江蘇、浙江、安徽沿海沿江區域的長三角城市群,由于有更為堅實的産業基礎、更為完善的基礎設施、更為龐大的人口規模,必然會在未來5-10年中成長為世界級城市群。


      從城市定位來看,上海緻力于打造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蘇州、南京是全國先進制造業中心,蘇南五市是“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群;南通成立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範區,打造江蘇沿海新興的區域樞紐港;此外,揚子江城市群為上海提供廣闊的經濟腹地。杭州是“互聯網+”雙創中心、擁有全新的商業模式,以及阿裡巴巴、網易等知名互聯網企業;甯波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制造業基地,甯波—舟山港的貨運吞吐量位列全國第一,甯波也是“中國制造2025”首個試點示範城市。合肥新晉“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已經建成世界最大的新型顯示面闆生産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戰略性新興産業為先導的先進制造業體系。此外,安徽率先踐行“互聯網+現代農業”理念,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湧現了“三隻松鼠”等知名特色農産品電商企業。


      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地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豐富的優質勞動力、低價供地及稅收優惠政策,抓住全球要素分工合作的機遇,快速實現了工業化,并開啟了大規模快速城鎮化。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伴随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變化,長三角地區的發展模式開始從總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而高質量發展的實現離不開創新驅動和資源配置優化,城市作為要素集聚的中心、創新孵化的中心,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載體。由于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單一城市規模快速擴張;而新階段意味着空間的優化布局和要素集聚的作用更加突出,新時代下長三角一體化進程需要進一步推進。從提高人民群衆的獲得感來看,由于高鐵、公路、軌道交通、通信等硬件基礎設施和互聯網等軟件基礎設施的發展,地方政府進行公共管理的最優規模不斷擴大,這是城市群協同發展的客觀要求。此外,城市群的建設會弱化地方政府間的過度競争,增強地方政府在醫療、教育、養老、環保等公共服務領域的協調配合,最終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高人民群衆的獲得感。


      中國灣區城市群構想的落地,需要克服行政邊界固化、城市職能定位不清晰等困難。與粵港澳大灣區相比,長三角城市群的整體發展水平、區域内部的差異化發展程度較低,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面臨的制度阻礙相對較小。此外,長三角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緊密相連,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能源保障安全方面可以先行一步。


      以功能區發展規劃對接灣區經濟。要将灣區城市群發展理念融入長三角城市群新一輪規劃定位,以全球眼光進行高起點規劃,高标準定位。要聚力創新,充分利用長三角城市群制造業發展優勢,依托上海全球創新中心和杭州“互聯網+”雙創中心,着力提升揚子江城市群二次開發和技術孵化能力,提升沿海經濟帶新興技術的産業化能力,推動長三角城市群産業升級和沿海經濟帶形成若幹個産業集群塊,建成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端制造業基地。推動沿海經濟帶建立發達的交通樞紐,打造港口與鐵路、公路連接的多式聯運中心,強化航運服務集聚功能。要充分發揮沿海空間廣闊和長三角城市群人口的規模優勢,大力發展面向高端消費人群的金融、文創、旅遊等先進服務業,實現高端制造業與先進服務業協同發展。


      以基建網絡的擴張打破地理邊界。灣區城市群的共同特點是對内聯系緊密、對外高度開放,區域内生産要素實現自由流動。這就需要建設包括交通、通信以及公共服務在内的網絡化基礎設施,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立超越省級的規劃中心,構建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升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水平,建立穩定高效的能源、水資源供應體系,實現區域内油、氣、電、水同類型同網同價,打造一體化都市圈。建立省級區域公共交通、醫療衛生、社區服務結算中心,推進區域内公共設施和服務互聯共享,實現公共服務“一卡通”。補齊長江北岸以及沿海地區基礎設施和長江過江通道建設的“短闆”,在加快北沿江高鐵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沿海城市城際軌道交通,使上海與長三角其他三省的城市之間深度融合。


      以更加有效的合作新機制打破行政邊界。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合作新機制是實現灣區城市群協同發展的前提。為了促進公共服務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區域一體化市場,進一步完善長三角區域協調機制,突破區域協同發展的行政邊界制約,共建長三角市場規則體系,實現區域内部資源整合與區域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建立長三角城市群功能區的協調機構,合理規劃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産力布局,推動功能區之間與功能區内部錯位發展。建立常态化的區域内城市間交流合作協調機制,加強區域内部的合作,實現長三角地區的資源互補與功能融合,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進程。


      建立世界級人才集聚高地。人才是最重要的生産要素,是創新的主體。要把建立世界級人才集聚高地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發展的第一方略,不但使人才“引得來”,還要使人才“使上勁”,更要使人才“留得住”。要根據功能區定位,以規劃引人才,以産業引人才,以市場引人才,避免區域間人才引進的惡性競争,實現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人才的優化配置。加強各類創新創業服務平台、知識産權交易平台等創新創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公共财政對創新創業的扶持與補助力度,營造有利于創新的低成本創業環境,使人才“使上勁”,技術與知識“用得上”。加強對公共産品與服務的供給,促進要素自由流動與公共服務均衡化。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大力推進公租房、廉租房建設,降低新市民的居住成本。此外,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大力推廣“不見面審批”,降低準入門檻,讓各類人才真正“留得住”,成為長三角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要素。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