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彪:危中尋機加速培育和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0-03-26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帶來了重大的沖擊和負面影響。總體來看,雖然這種沖擊和影響是短期的、階段性的、外生性的,并不影響中國經濟運行的總态勢,但是對我國經濟結構的沖擊和影響卻各不相同。例如,由于生産性服務業在服務業中的比重高、産業鍊長、内涵密集的知識和技術資本以及需求彈性大,因此疫情對它的影響要大于對生活性服務業的影響;同樣,由于很多服務業行業可以從線下轉為線上,以及其消費相對剛需等特點,使疫情對中國制造的影響也要大于對中國服務的影響,不過前者的損失可以在疫情後通過加班加點迅速搶回來一部分。盡管如此,我們也應該充分地認識到,中國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韌性和選擇的回旋餘地,在轉型升級中存在巨大的空間。在這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主動地以危中尋機的積極意識,尋找疫情中出現的新的發展機遇,補齊各種短闆,錨定轉型升級不松懈,推動經濟發展新動能加速培育和形成。這種危中尋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緊緊抓住黨中央高度重視、全社會高度關注醫療衛生短闆的發展機遇,從過去重點建設應對突發事件的安全生産、自然災害等應急救援基地,轉向重點建設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儲備基地。目前,我國應對突發事件中的安全生産、自然災害等已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應急救援基地,但這次疫情顯示我國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儲備基地供給短缺。應以此次疫情為起點,立即着手規劃在全國建立若幹個重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儲備基地,讓在可能的下一次類似事件中,使所有的病人能得到最快的隔離治療,醫護人員和志願者的生活能得到較好的保障,輿情疫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建設超大規模衛生儲備基地也體現我們舉國體制的巨大體制機制優勢和特色。


抓住醫療衛生補短闆的發展機遇,還表現為要把那些屬于營利性、競争性的醫療衛生企業,從過去的非營利性事業建設的思路全面轉向發展醫療衛生産業鍊。重點是用市場取向改革的思路建設四條産業鍊:一是醫療器械産業鍊;二是防疫抗疫産業鍊;三是新藥研發和藥品制造産業鍊;四是生命健康關懷産業鍊。随着我國居民收入人口不斷提高和人口老齡化階段來臨,人民群衆對健康和醫藥問題愈來愈關注。要以産業鍊中的龍頭企業、核心企業為主體,培育醫藥衛生人才,加大研發投入,尋求資本市場支持,迅速做強做大這些闆塊,增強其世界競争力。


2、緊緊抓住疫情中經濟活動從物理世界走向數字世界的重大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如數字醫療、數字教學、數字娛樂、線上購物等生活性服務業,數字辦公、服務外包、遠程視頻會議等生産性服務業,以及諸如機器換人、無人機應用等實體經濟活動,都可以得到催化和加快發展。重點要做好三個方面的文章:一是注重用數字化去改造傳統産業。産業沒有好壞或夕陽朝陽之分,隻有有無運用現代技術改造與否的區别。那些經過現代信息技術改造過的傳統産業,就是可以創造高附加值的現代産業。我國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有一大批電子機械化工産業需要進行信息化改造,這既可以提高自動化水平,降低消耗和保證安全生産,又可以為信息化提供巨大的需求支持。二是加速機器換人促進産業升級。中國進入老齡化時代,抗擊疫情蔓延使機器勞動代替人類勞動成為一個重要的時間拐點。機器換人可以減少服務業人員密切接觸的頻率,減輕各企業單位勞動用工的壓力,提升勞動生産率和改進産品質量,推動結構性改革所需要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反過來又會促進智能機器人産業的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發展。三是鼓勵培育和引進各種數字服務提供商,通過其對産業鍊上下遊的拉動或推動,争取在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網絡安全及集成電路等領域形成具有國際競争力的産業鍊和生态環境。我國各種巨無霸型的數字服務提供商如阿裡系、騰訊系、用友系等,都可以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縱向通過IoT技術,通過人、工廠、設備的互聯,建成全程智慧化的工廠,橫向與産業鍊夥伴無縫連接實現信息共享,從而進一步實現客戶需求驅動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這可以成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的發展主線。


3、緊緊抓住解決疫情控防中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的機遇,想方設法補齊短闆,錨定數字中國建設不松懈,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是以數字化提升來建設數字政府,打造掌上辦事之市、之省、之區域,如“掌上辦事長三角”,加強與區域間乃至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的銜接貫通。這次全國各地開市、複工複産中的各種

協同、不一緻等現象告訴我們,要徹底反思疫情防控中的各地設卡封路、各自為政的非一體化做法的危害,深刻探究統一經濟體系碎片化的内在原因和機制,要推廣沿海地區一些省份按産業鍊推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好的經驗和做法。在現有體制下,突破經濟體系“碎片化”的關鍵,還是要在中央政府統一指揮下實現地方政府間的有效協調,其技術基礎在于建設好一體化的政務數字平台。二是以數字化提升來優化營商環境。疫情如果持續太長周期,必将大幅度提高企業營商成本,惡化優化了多年的營商環境,降低在中國經營的企業的國際競争力。大幅度推進減稅降費、繼續“放管服”改革,都是可以努力應對疫情、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措施,但是這些對于疫情後需要大力發展新産業和新動能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無論是繼續吸引國外先進企業來投資,還是我們自己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不僅需要有為政府和“放管服”形成的商業生态,更需要有專業化、數字化配套的營商環境,甚至是硬核的科技環境,如5G、WiFi 6甚至更高标準的信息網絡條件,大規模的IDG數據中心,高水平的醫學研究開發中心等等。這些不僅需要實打實的、長期的、巨額的新基建投入,也需要大批高水平的人才培養作為支撐。三是以數字化提升來拓展城市服務系統,在全國推進“城市智慧大腦”體系建設,更精準、更直接地為企業、市民主動提供服務,其實這也是營商環境優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緊緊抓住當前黨中央國務院出台的各項刺激經濟恢複和振興的政策的機遇,甄别行業和企業,結合國家産業發展戰略,分企施策,化危為機。一是要保持和壯大全球産業鍊中重要龍頭和核心企業,特别是對全球産業鍊中的重要企業的競争力,并給予優先支持,包括給予區域市場和海外市場開拓的支持,鼓勵其在疫情全球化過程中搶占經濟複蘇的先機,提升企業的行業地位。二是培育和壯大全球産業鍊中關鍵配套企業和潛在創新企業,配以勞動用工、抗疫情、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全面支持,鼓勵其率先全面複工複産、達産達标,在經濟走勢的低位擴大投資規模,替代處于不利地位的競争對手,擴大市場份額,穩固其在産業鍊中的地位。三是要支持大批中小微企業堅持營業,不關門倒閉,給它們以免息、免稅、減免房租、社保暫緩、特殊的用工政策以及以信用而非抵押貸款等一系列優惠支持政策,協助其擴展線上和本區域市場業務機會。簡單地說,因為關系到大批勞動者的就業和社會穩定,因此政府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讓它們活着,留下來,等待經濟複蘇的機會。四是對大量的城市中小服務業企業,政府應該鼓勵和房東、銀行和員工一起形成企業命運共同體,為它們提供低房租,政府減免稅費,銀行免息延貸,提倡勞資成本共擔等,讓企業熬過疫情期無法避免的停業、開工延期、複産不足等困難。


5、緊緊抓住當前經濟全球化态勢逆轉可能給中國全球價值鍊重塑帶來的重大挑戰和可能的機遇,把出口導向的全球化戰略轉變為基于内需的經濟全球化戰略。這次疫情的全球化擴散,充分暴露了當前經濟全球化中的産品内分工體系的脆弱性。可以預判,随着各國投入巨資和精力全面防堵疫情擴散,某些發達國家甚至發展中國家會以另外一種角度反思過去的全球化的副作用,會想辦法在靠近自己國境線的周邊國家建設新的供應鍊,或者自己去重建原本因缺乏比較優勢而放棄的産業環節和門類。如最近日本政府要求它在海外的制造企業回遷本國;美加墨新貿易協定(USMCA)試圖通過稅收優惠等措施,把三國制造的汽車零部件比例提高到75%。這些狀況不能就說是“全球供應鍊去中國化”,但是至少也反映了過去産品内國際分工格局的逆轉,以及逆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某些進程。這一趨勢将對中國出口導向的全球化戰略産生巨大的沖擊,并影響中國在全球價值鍊中的地位。這個時候凸顯發展戰略如何充分地利用國内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重要性。基于國内龐大内需虹吸全球先進生産要素發展中國的創新經濟,應該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指向和選擇。這時,“一帶一路”建設将面臨新的任務和重要的合作機遇。中國應該以構建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理念,為其他國家提供抗疫經驗、必要的醫療服務和物資援助,以加強和鞏固與“一帶一路”各經濟體的密切聯系。這是一個化解逆全球化趨勢的好辦法。從長遠看,中國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負責任态度、取得的防控經驗,以及現今在5G和醫療健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新的技術與應用,将使“一帶一路”建設形成新的投資機會、新的合作領域和新的商業模式。争取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的盡早簽署,也是一個有效的對沖逆全球化的措施。此外,進一步加強我國沿海地區與東北經濟圈、中西部地區的國内價值鍊的建設,以超大規模市場中的國内經濟循環和聯系适度替代全球價值鍊的作用,也是防止全球經濟風險傳遞并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


轉自: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