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國内出口企業面臨交貨困難、資金鍊緊張、用工難等困難,同時還存在客戶流失、訂單轉移,以及部分國家設置隐形貿易壁壘的風險。作為開放型經濟大省,2019年江蘇省總出口額高達3555.6億美元,占全國總出口額的16.1%;總進口額2346.9億美元,占全國總進口額的11.3%,外貿對江蘇開放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不同于2003年非典時期,當前,中國外貿發展的内外部環境已發生較大轉變,眼下須高度重視并采取切實措施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支持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此次疫情對服務貿易以及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的影響可能較大,須對疫情沖擊下的穩外貿形勢提前做好準備,加大對中小民營外貿企業的扶持力度,幫助企業維護合法權益,減少經濟損失。
疫情對進出口企業的不利影響
受春節因素影響,外貿企業大多根據假期時間調整開工出貨日期,因此,第一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曆來都會呈現出單月波動較大的态勢。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務院于2020年1月27日發布通知,延長春節假期,許多省份也相應延遲企業複工時間,湖南、廣東、上海、江蘇、浙江、河北等19個省市區域内企業複工時間不得早于2月9日24時,湖北先按不得早于3月10日24時。據2019年統計數據,上述省份的出口總量超過全國總出口量的90%,其中江蘇進出口總值占同期全國進出口總值的13.8%。結合當前全球經貿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疫情對外貿的影響不可避免,預計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與健康密切相關的食品類行業受影響較大。世衛組織雖已明确表明反對任何針對中國貿易的限制措施,但疫情爆發後各國相關機構對于從中國進口産品的檢驗與檢疫勢必更為嚴格,同時消費者在購買時心理傾向的改變也将進一步影響其消費行為。2003年4月非典爆發後,我國生、冷禽畜肉類制品的出口受到影響,美國、阿聯酋等國的進口商紛紛取消訂單。結合當年江蘇出口貿易的月度海關數據可看出,2003年HS編碼前四類與食品相關的産品同比2002年增速有較大波動。不過,由于前四類産品僅占如今全省出口總額的0.9%,因此,總體上看,食品與農産品的出口波動對全省出口總量的影響較低。
二是紡織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短期受挫。由于疫情爆發恰逢春節假期,工廠複工推遲,産量能否滿足訂單的需求成為未知數。同時,鑒于病毒的擴散性,物流運力緊張,許多外貿相關的展會也延期或取消。隆衆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作為紡織業景氣指數重要指标,江浙地區化纖織造綜合開機率25%附近,環比下滑18個百分點,常熟地區平均開機率10%,大部分中小企業已經停工放假,少數大企業計劃1月20日附近停工放假,受疫情影響複工開機時間已經推遲。回顧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江蘇HS代碼11類紡織原料與紡織制品的同比增速從當年4月即刻呈現下滑态勢,并且在第三季度出現驟降,尤其是中低附加值的訂單,流失現象嚴重。2019年,江蘇紡織類産品出口已占總出口額的11.2%,是對外貿易的重要品類之一,而目前許多品牌和零售商更是正處于秋季/冬季采購期,疫情的出現對本已受春節假期影響的紡織品産業鍊無疑是“雪上加霜”。
三是出口加工貿易的供應鍊和物流運輸受到一定影響。長三角地區作為重要的生産加工與物流運輸基地,江蘇加工貿易産業在全球化産業鍊條中的位置也在不斷提升。除一般貿易外,2018年江蘇加工貿易出口額達10234.8億元,占該年出口總值的38.4%,是重要的出口貿易方式。2017年1月1日起,江蘇開始全面實施加工貿易監管一體化模式。原先分布在省内35個業務現場分散辦理的加工貿易業務,變成在互聯網上通過3個集中作業中心審核辦理,加工貿易企業可自行通過互聯網平台辦理業務。網上辦理業務的方式為疫情期間加工貿易企業的持續運轉提供了有力支持,确保加工貿易訂單在業務辦理環節免受疫情影響。物流方面,多家海外航空公司減少了飛往中國大陸的班次,不少跨境物流企業表示會發生延誤。海運方面,碼頭工人和貨船短缺等現象的出現助推運價的上漲,從而在關稅的基礎上再次給企業成本施加壓力。除了運輸上的缺失以外,疫情持續時間的不确定,恐會對生産線的持續性造成影響,特别是零部件的供應環節,一旦發生發貨推延,整個全球生産鍊将産生連鎖反應,出口加工企業全力保障生産線作業的壓力不小。
四是國際工程承包項目人員輸出困難。疫情爆發,影響最大的是人員流動。目前多國針對此次疫情,對我國或部分疫情嚴重地區出台入境管制措施,包括禁止入境、簽證停批等,多家海外航空公司削減或停飛至中國航班。2019年江蘇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68億美元,同比增長3.24%,累計在外人數高達34053人,是我省對外投資與經濟合作的重要部分。此次疫情爆發後對于工期的延誤與一季度合同的簽署都造成影響,原材料的供應短缺和勞動力不足對于正在實施的工程項目進度影響尤其嚴重,設備租金成本、人工成本與預期賠付款等相關費用開支無疑增加了承包上的資金壓力。
多措并舉支持進出口企業減小疫情影響
從國際和曆史經驗看,疫情的及時遏制不會導緻經濟停擺、外貿癱瘓,疫情一旦好轉,進出口也将填補缺口并出現補償式增長,但短期内無疑将對我省今年穩外貿工作産生較大壓力。目前江蘇各地都已出台了若幹幫扶舉措,下一步還需要針對受疫情影響的特定行業、特定群體出台更加精準的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利用跨境電商平台,推動新型貿易方式。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作用,積極鼓勵企業進行線上銷售與促銷,與進口合作公司進行切實溝通确保訂單的履約率,防止訂單流失情況的大量出現。減少召開會議,一般工作可通過網上辦公系統辦理或召開視頻會議等。利用各種渠道加強與主要貿易夥伴的溝通,争取不流失已有市場份額,同時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做好信息的捕捉,主動尋找新的商業合作機會。有關部門也要與重點出口企業建立及時有效的聯系制度,及時了解企業由于疫情影響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并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
建立援助機制,加大金融支持。疫情當前,出口企業比以往更需要财稅部門及金融機構的支持,如對出現到期還款困難的企業予以展期或續貸,以此來緩解企業短期資金壓力。銀行與相關金融信貸機構需給予制造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信貸支持,通過适當下調貸款利率、完善續貸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結合實際情況,給予質押貸款企業适當的貼息或籌措專項資金,如外貿發展基金可進一步向中小企業傾斜,緩解企業因疫情影響承擔的額外資金壓力。特别是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小微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其提高貸款額度、降低貸款利率等相關資金上的支持,确保企業正常運轉。政府相關财稅部門可通過加快出口退稅環節進度,采取主動聯系的做法,緩解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
穩定職工隊伍,減輕企業負擔。疫情的主要影響有時并非疾病的傳播,而是人們恐慌心理的傳染。當前一項重要工作是不斷建立信心,要采取相應的措施,解除疫情對企業員工的心理影響,振作精神,沉着應對,維持正常秩序。在大型企業内部成立疫情項目小組,負責預防措施執行、政府法規和最新疫情的收集、聯絡各地衛生機構掌握和宣傳醫療知識工作。妥善處理好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确保患病職工安心接受治療,保障因疫情被隔離人員和未及時返回複工人員的合法權益。近期内應推動各類生産企業有序複工複産,鼓勵彈性工作制、線上辦公、遠程辦公,保障企業正常生産經營秩序,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采取更加積極的減稅降費政策,對面臨經營壓力的中小企業緩交社會保險,以減少企業裁員,加強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勞動用工指導,加大勞動關系風險預測預警力度,對勞務派遣等人員流動性較大企業進行用工監測,有效防範和處置突發情況。
支持重點産品與骨幹企業穩定出口。2019年江蘇主要出口産品為機電類産品,占比高達51.8%,在對外貿易結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壯大該類出口企業的隊伍和水平是保障全省全年外貿出口發展的關鍵。在延續過往優惠政策支持、确保出口的穩定性與連續性的基礎上,對于具有巨大出口潛力的機電類産品生産企業與出口骨幹企業,需進一步給予特别關注和政策傾斜。對于損失嚴重的骨幹企業,需進一步增強财政貨币政策支持力度,如虧損金額抵減盈利月份的金額以降低所得稅、給予财政貼息等,保障重點企業出口的穩定連續。
疏通信息渠道,降低消極影響。疫情會增加出口産品的檢疫檢驗環節,海外進口商極有可能要求出具産品的官方消毒證書,這類不明确的要求往往會給出入境檢疫部門的工作帶來很大困難。目前,WHO已将新冠肺炎疫情列為PHEIC,進一步開放疫情信息、明确疫情影響範圍與已執行解決措施,對于恢複進出口市場的信心是極為必要的。要積極彙總更新官方渠道信息,做好出口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利用政府網站所作出的官方說明,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外界的猜測、誤解和不實消息對出口工作産生的負面影響。
健全法律體系,保障企業合法利益。貿促會、行業商會等可根據國際貿易慣例,在法律層面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外貿企業提供保護。如因疫情造成國際訂單、工程延期的企業,貿促會、對外承包商等部門機構可及時為其辦理此次疫情的不可抗力官方商事證明等有力的支撐材料。目前,國家商務部已指導紡織、輕工、五礦、食土、機電、醫保六家商會全力做好出具不可抗力證明、法律咨詢、參展協調、供需對接等相關服務。企業自身也要充分利用《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賦予的權利,向海外合作夥伴發出疫情對履約影響的通知,并在盡力降低影響的同時明确自身責任,提交索賠報告。由于疫情對人員往來與交通的影響,企業應加強海外項目員工的簽證辦理管理,及時拟定人員進出境和交通差旅及貨物采購、裝卸、運輸、進出口等方面相應解決方案,明确延遲期限。
作者:王曼玲 韓 劍
轉自:群衆